2015-12-29 15:09:50 admin admin 点击数:
无处不在的智能,这是记者在2015第十五届安博会结束后,一直持有的记忆。于是,记者认为,智能安防的未来,真真切切已到来。或许,不禁有人要问,智能在安防出现快十个年头了,在当下议论智能,显得有些老生常谈。但,智能不是一个单体,若仅仅一两款智能单品,因为需要承载智能化的收集、分析、判断等功能,如果出了问题,整个安防系统都会漏洞百出,而且应用也相对简单。因此,智能要在安防大展拳脚,必须与高清、云技术、大数据、感知、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组成一个智能化的业务应用体系。借用科达市场总监刘志强的采访记录,智能,才刚刚上路。
于是,带着相关话题,记者在安博会这个风向标的舞台,开始了有关智能安防的深入了解。
论剑智能,借助多技术展开应用的现实之路
在鳞次栉比的舞台,观众更在意主角的表现。记者此次采访将在行业巨头间展开。海康威视是行业龙头,他们的见解必然有所代表性。海康威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浦世亮说,安防产业经历了网络化和高清化的发展,正在向智能化和大数据快速的转换。他们智能安防2.0的系统方案有三个特征:一是这个方案融合了多维的感知技术,包括三维感知技术、热成像感知技术、RFID、无人机航拍技术,在融入这么多的多维感知技术以后,可以从前端采集更多的信息。二是在整个系统的各个层面融入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在过去的阶段,前端的相机只有少量的集成视频技术,一般呈现的价值主要在报警端,现在越来越多的相机融合了智能技术,现在整个系统中可以在码端传输、显示、存储、检索等各个环节呈现智能的价值。三是整个系统是构建于视频大数据平台之上,数据大平台是面向视频应用、深度优化的架构。
科达在记者印象中,是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企业,也曾评价过,这个企业不喜欢赶潮,却善于弄潮。对于未来已来的智能时代,科达如何引领的话题。刘志强说,此届安博会提出“走进机器识图时代”的宣传主题,为业界诠释感知、云与大数据相融合的下一代视频监控。由于安防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摄像机每天产生大量的视频信息,依靠人工来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能将视频转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去查找目标,并做出关联分析,那么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为此,科达一直致力于提升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自2014年推出震撼业界的感知型摄像机系列以来,通过对行业应用需求的不断了解和深入,以及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前后端系统应用逐渐成熟,科达率先提出“机器识图”的概念,引领安防监控进入智慧安防的新纪元。刘志强还补充道,机器识图就是三个产品单元的综合体,智能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单品功能的提升,还要看设备与设备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感知和相互操作。为此,他们的感知型摄像机分析、识别视频中运动目标,并提取出这些目标的详细特征信息,最后生成语义描述,连同抓拍的目标快照、原始视频一起上传至安防大数据平台;而大数据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云存储、分布式智能分析与分布式大数据库。感知型摄像机产生的视频和图片进入大数据平台后,首先存入云存储系统,同时通过分布式智能分析二次提取深度人、车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连同感知型摄像机产生的结构化数据一起存入分布式数据库,为上层应用提供大数据检索、比对和研判服务。
告别人工,走进机器识图时代,这就是安防智能化十分透彻的表述,而且在未来也将深远影响行业的技术走向。
浙江大华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许焰在与记者交流智能安防的话题时,他特意强调大数据时代,整个数据都在爆炸式增长,高清、超高清、4K,数据量越来越庞大,传统的安防建设以垂直建设为主,很少有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以及数据的融合。在整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大华希望数据融合在一起产生碰撞、产生价值。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三个大的方向融合。比如把智能算法和云存储相融合,针对海量数据可以做大规模的并发处理,可以使几小时视频十分钟浓缩完成,这就便于智能化的视频内容检索。大华还希望,挖掘出结构化数据以后,与数据的海量存储和分析,这都是数据预处理,处理完了以后,最终在行业内部会形成更多的数据碰撞。
智能无论与哪些技术融合最终需要走向行业应用,而众所周知,智慧城市是行业技术应用的制高点。智慧城市建设,安防先行。为此,记者采访了华为,该企业的视频监控产品总监朱彦,他认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视频监控是多个子系统之一,但在建设中遇到一些问题:数万路甚至数十万路的城市建设中,把这些摄像机如何有效的联网和管理;视频数据转化为结构的数据存储起来,很多时候又被孤立化,本来的视频数据,智慧城市监控数据狱其他的数据如何结合、碰撞;解决数据共享后,智慧城市业务使用者非常多,如何在业务应用上满足不同优先级的管理?为此,华为把智慧城市首先建设成一个标准体系的网络,让不同系统有标准和规范可循,其次是智能的网络,华为希望与ISV合作无论是在前端智能还是后端,都要实现城市级别的管理;最后希望网络具有弹性,满足大数据的共享和存储,并在智慧城市中能按照业务需求的优先级调度、处理、管理。
在一号展馆很容易被橙白两色的展台所吸引,给人一种舒畅感,采访佳都科技总经理助理、工程商张进飞也如此。他告诉记者,佳都科技专注于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业务覆盖智能安防、智能轨道交通、通信增值、IT综合服务四大版块。在智能安防领域,佳都科技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依托国际领先的智能分析、视频摘要、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面打造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服务。秉持着“城市慧变得更好”的理念,不断创新推进智能化技术在公安、交通、金融、司法、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更加科技和智能的方式,全方位助力城市应对发展新挑战。
综上所述,单一的产品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随着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词汇不断在安防领域出现并成为视频智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后,相信真正的智能安防应用才切实落地,有效解决用户更多需求,这是智能展开规模化应用的现实路径。
机器识图,智能安防的时代符号
记者在安防行业从业十余年,也曾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何为智能?因为智能并未像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一样,标明明显的技术标准。当机器识图概念被科达提出时,记者仿佛找到了答案。
如之前所述,谈起智能化,便不能少了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而目前安防监控市场智能化产品形式多样,功能丰富,但却缺乏整合管理,厂商各自为战的局面迟迟未能打破,智能化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无法集中利用。引入感知、大数据、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可以改变现有的散落格局,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数据的共享、分析和挖掘,进而推动智能化的整体化发展。基于此,展会之后记者对科达刘志强又作了一次采访,希望更加全面的了解机器识图时代。
刘志强认为机器识图就是智能安防最为直白的表述,也大大丰富了其内涵。当大数据来袭时,智能前置成为共识。而当大量的前端感知型摄像机带来海量视频和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必须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大数据协作处理,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实战化应用。智能是大数据必然的产物,由于智能技术的复杂度,使得前端无法承载所有的智能运算,这就需要云计算的二次运算,以及用云计算解决非智能化前端设备的海量并发分析。在智能化过程中,将产生海量的小文件系统,而且并发量非常大,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存储的资源中快速响应,这就需要云存储的架构和技术来满足。
这是智能的最佳实现方式,必须形成一个类似端到端都能体现智能并相互协作的综合体,也正如此,机器识图,也不仅仅是智能。科达以感知型摄像机为基础,通过安防大数据平台提供存储、分析与检索引擎,在公安、交通、零售等不同行业提供人车大数据检索研判、交通流量管控、商业客流分析等视频大数据应用,推动视频监控智能化的规模应用,让行业全面走向机器识图时代。
机器识图概念的提出,并非噱头。记者认为,在行业处于调整期时,需要变革,机器识图代替人工盯画面、找录像的工作方式,符合行业当下要求。举一例子,长沙警方因一起犯罪,为寻找此人行为轨迹动用3千警力花几天几夜查看监控录像,如果是机器识图,或许几小时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必将被多行业领域广为使用;与智能融合的多技术已经成熟,为机器识图时代的开始提供了可能。
结束语
当时光荏苒,智能安防遍地开花时,机器识图或许是这个智能时代留给行业最深的记忆,吹响了智能安防征途的集结号,宣告智能的未来,已来!